【资料图】
以后会有那么几堂课,是大孩子教小孩子——宁夏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、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近日公示,与2019年首批公示名单相比,这次多了10所职业学校。这样的结合属于双向受益,不仅丰富中小学生研学、劳动内容,也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更进一步。
教育的各种形式中,研学是更为生动的课堂,开展系统性、规范性研学和劳动教育,也是社会对于教育提质增效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期盼。但自开展以来,各地也面临着项目同质化、“游而不学”等问题,亟需真正开发出以教育为核心的优质课程,提高项目供给质量。之所以选择将各级职业学校与中小学研学、劳动教育挂钩,看重的是其在开展职业启蒙、认知、体验与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天然优势。
例如银川职业技术学院,成为研学和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前,已经挂牌银川市“工匠学院”和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,并争取中央和地方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,建设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。除了场所上的便利,在知识科普和职业认知类研学项目上,职校更是优势明显,其课程设置和实践内容往往更贴近岗位实际,可为中小学生提供门类众多的职业技能知识。通过学习和劳动体验,促进他们的职业探索和兴趣培养,培养其创新意识、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,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和指导。
既然优势独具,那就继续放大这种优势,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,让研学和劳动教育开展得更系统、更规范、更专业、更精准。首先是专业水平和院校建设。集中力量提升发展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与优秀专业,这是职校发挥基地作用的支撑力。其次,校企合作对产教融合的资源供给。宁夏以产业学院建设将本地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挂钩,打通职校生上升通道,未来要在就业、落户等方面更进一步。同时,要鼓励本地职业院校与外省区市院校合作,最大限度地为本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。最后,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,充分调动职校教师积极性,在校企合作中给予企业减免税优惠等,也需要增加配套政策促其更好地协同推进。
刘薇